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邱勇:科技金融机制要求强化科技与金融协同、央地联动 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作用
邱勇表示,发展科技金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要求强化科技与金融协同、央地联动。《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建立多部门参与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开展区域创新实践,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在投入方式上,强调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作用。
朱鹤新: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朱鹤新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债券市场“科技板”最需要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因为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主要力量,主要存在轻资产、长投资周期等特点,靠自身发债融资的话会存在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债券市场“科技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还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朱鹤新:进一步提高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朱鹤新表示,截至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同比增24%,连续三年增速超过20%;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增速远超过贷款平均增速;银行与企业签订的设备更新贷款规模达到1.2万亿。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这一方面体现在贷款投放规模上,央行相关再贷款要继续发力;另一方面服务上也要继续发力,银行要深化科技信贷服务的能力建设。
朱鹤新: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 稳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
朱鹤新表示,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格局。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融资支持。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稳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朱鹤新:希望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力度
朱鹤新表示,希望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力度。财政政策对于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将配合好财政部门,用好用足现有的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作用。
郭武平:一季度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在会上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17.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
郭武平:指导金融机构把科技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
郭武平表示,将指导金融机构把科技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在绩效考核、内部转移定价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考核。
郭武平: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
郭武平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在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在尽职免责方面执行差异化监管要求。
严伯进: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表示,在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更加精准地识别筛选优质的科技企业,对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上市适用绿色通道。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有新的案例推出。
严伯进:沪、深、北交易所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2000家,市值占比接近四成
严伯进表示,针对科技企业特点,证监会精简优化上市条件,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沪、深、北交易所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2000家,市值占比接近四成。
严伯进: 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严伯进表示,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不断凸显,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了1.2万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严伯进:将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更加高效、可预期的监管政策
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境外两个资本市场,自境外上市备案新规实施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有83家科技型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证监会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发展,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更加高效、可预期的监管政策。
严伯进: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的规范性
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在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募集资金的监管。一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首发和再融资的募集资金都有严格监管要求、披露要求和使用要求。近期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提出募集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专注主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严格监管募集资金用途的变更,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的规范性。
严伯进: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将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的环境,会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把握好新股发行的节奏。健全投融资相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继续发挥好创新试点的相关制度,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邱勇:希望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邱勇表示,近日,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希望通过该文件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通过该文件形成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金融资本和科技创新之间搭起一座纽带和桥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邱勇:依托创新积分制已推动70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银行签约贷款合同
邱勇表示,此前推出的“创新积分制”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加精准地识别科技创新企业,识别企业的科技创新属性。科技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动,依托创新积分制联动实施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目前已经累计有7000多家企业与银行签约了贷款合同,签约贷款金额88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地业务1.2万笔,担保规模达到380亿元。
邱勇: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2.0版
邱勇表示,创新积分制帮助金融机构更加精确识别科创企业的科技创新属性。下一步,科技部会以更大力度来推行创新积分制,进一步优化创新积分制的核心指标,在推广应用的基础上,让其更精准为企业画像。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的升级版本,也叫作2.0版。
邱勇:今年将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的“揭榜挂帅”
邱勇表示,今年科技部将会同金融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的“揭榜挂帅”,积极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主动“揭榜”,大胆探索各种特色的创新实践。
邱勇: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要在区域上有重点,操作上有特色、有实招
邱勇表示,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一方面,要在区域上要有重点,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要发挥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先行先试有关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其次,在操作上有特色,今年科技部门将同金融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积极鼓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主动揭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此外,在操作上有实招,地方科技部门要主动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对接,建立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机制。
责编:汪云鹏
校对: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