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上半年经济增长数据超预期,6月份数据显示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压力,需要对中国经济的本质性的特征有更深入的把握。
他认为,房地产、外贸、消费、物价是影响经济的四大核心要点。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仍可撬动万亿消费。
大可不必担心下半年房地产出现重大调整
“今年上半年数据公布后引发了大量争论。”刘元春谈到,其中,争论的焦点在于下半年整体经济的走向。毕竟,上半年数据表明,当前经济增长超预期运行。然而,事实上,6月份的数据显示,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外需承压、房地产触底回升出现波动、价格水平过低等一系列挑战。此外,“反内卷”相关举措成效如何也都是未知数。
刘元春表示,当前,不少人依据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数据推断下半年房价水平、购房需求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流动性仍将面临重大困境。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不过,若深入剖析便会发现:首先,由于房地产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影响已经明显降低,因此房地产相关参数即使保持上半年态势,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实际影响会大大弱于去年水平。房地产行业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程度,已远不及2022年、2023年及2024年。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房地产融资及相关政策将迈入新阶段。“对于下半年房地产出现重大调整的担忧是大可不必的。”刘元春说,目前境外机构对于中国房地产还会进一步下探,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过度拖累的判断实际上是过虑了。
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仍可撬动万亿消费
商务部6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
“这使同期社零的增长提升了差不多接近2个点,当然很好。”刘元春表示,所以很多人担心下半年1620亿元补贴额度是否充足?
他指出,下半年剩余的资金仍具备撬动万亿销售额的潜力。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对以旧换新政策的覆盖范围进行了扩大;二是地方资金积极跟进投入。
刘元春强调,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以旧换新”只是其中一部分,从中期看,要通过民生的提升、通过收入的提升来进行扩消费,要解除供给端的约束,形成新消费。
此外,政策一定会随着形势变化调整。扩大消费是中国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将从表面措施逐步深入,涵盖短期到中期的系统性布局与操作,对此无需过度担忧。实际上,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的力度以及信贷投放的规模,已充分反映了当前的经济政策态势。
预计治理内卷的行动能够有效改善低价格现象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8%。
刘元春表示,目前的低价格现象与内卷过度有关,从去年到今年综合治理低价竞争已经成为共识。从微观层面上看,下半年可能还有一个过程,但它能够有效地改变目前低价格现象。
对于外贸,刘元春认为,担心出口“断崖式”下降的观点不成立。“我们一定要看到目前政策的对冲以及出口的弹性、韧性和优势能够维持外贸基本盘。”
责编:罗晓霞
排版:王璐璐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