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APP
登录
新能源车险出海重大机遇!专访车车科技张磊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险的一大看点是出海,人保财险、太保产险等头部公司已在香港地区、泰国等地落地业务。

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出海布局有何逻辑?趋势和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难点?有哪些落地路径?就这些问题,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专访了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CEO张磊

车车科技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科技服务商,今年上半年,经其出单的新能源车险保费26亿元,同比增长达150%。

出海车企和海外车主有痛点,保险业面临出海机遇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国内保险业新能源车险业务出海的动因?这对中国保险业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有何意义?

张磊: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很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达到120.3万辆、128.4万辆和130.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是77.6%、6.7%和84.6%。

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比利时、英国,以及巴西和东南亚国家,这些地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也成为推动出口的重要动力。

在1-7月中国汽车出口(368万辆)中,新能源车占35%,虽然占比还不太高,但新能源车出口增速较高,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不仅是老牌品牌,越来越多新品牌也开始试水海外市场。

海外消费者愿意买中国车,主要源自其两大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配置丰富,科技感强,比如智能网联和辅助驾驶功能都比较先进。

不过车企出海也有痛点:一是出口新能源车金融贷款成本高。二是保费高,新能源汽车在海外保有量少,事故后的赔付率和维修效率也受限,再加上中国车企价格波动大,这些都会让当地保险公司承保意愿不高。三是车型数据不透明,定价难,也间接影响车企的销量节奏。

所以,这也是中国保险行业出海的重大机遇。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家“走出去”战略,参与跨境业务创新与国际规则对话。另一方面,可以把“看家本领”带到海外,推动车险合约及理赔标准全球化,协助车企建立海外维修与备件体系。

这样一来,卖车和保险同步布局,就能形成“卖车—保险—理赔—维修”的闭环,不仅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也利好车企和保险公司未来长远发展。

出海前景值得期待,预计有三个趋势

券商中国记者:对保险业而言,新能源车险出海业务前景如何?如何展望趋势?

张磊: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对于保险业来说,新能源车险出海业务前景非常值得期待。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欧洲、东南亚和拉美等市场,海外新能源车保有量在未来几年会持续上升,保险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国际上,日本的三井住友、东京海上就是典型案例。它们为丰田、本田、日产量身打造了从生产、运输、销售到售后的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不仅卖保险,还做风险管理、海外投资评估、理赔网络建设等综合服务,保障车企运营不受影响。东京海上的海外业务占比甚至过半,日本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带动了日本金融服务的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口的高增长是巨大的历史机遇。

从模式上看,新能源车本身高度智能化,让保险定价可以摆脱传统“排量+车龄”的老办法,走向更精细的风险评估,用户更关注性价比、服务体验和理赔速度,再加上车企在销售渠道上普遍转向直营、互联网直连,这些变化都在重塑车险的经营逻辑。

展望未来,我觉得新能源车险出海业务会有三个趋势:

第一,从“产品出海”到“服务出海”。出海不会是保险行业单打独斗,而是与中国头部车企深度合作、绑定协同出海。车企本身在海外已经有知名度,合作可以降低渠道和获客成本。

第二,科技赋能成核心竞争力。谁能快速搭建数字化保险平台,打通投保、理赔、客服全流程,谁就更能赢得车企和用户。

第三,从“车”到“生态”。未来保险不只保车,还要覆盖整个新能源出行生态,比如充电桩责任险、充电损失险、自动驾驶责任险、网络安全险、电池健康度保险等。

面临监管壁垒等难点,探索三类落地模式

券商中国记者:国内保险业的新能源车险出海,面临哪些难点?可行路径模式有哪些?

张磊:新能源车险出海面临的难点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监管壁垒。每个国家的保险监管政策、法律体系、牌照要求都不同,准入难度大、周期长。二是文化壁垒。当地消费者的投保习惯、对品牌的认知、对价格的敏感度需要长时间去理解和适应。三是数据匮乏与定价难题。虽然新能源汽车产生大量数据,但在出海初期,保险公司缺乏当地市场的历史理赔数据。四是维修网络待建立。新能源汽车的维修需要技术和配件,在海外建立或合作一个认可中国品牌车型、技术达标、价格合理的维修网络是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程。

可行的模式,我觉得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第一,借助车企在海外的渠道,国内保险机构可以与本地保险公司建立合作,用国内赔付率数据和定价能力为本地保险公司提供模型,让当地保司有承保意愿,解决投保难、保费高的问题。

第二,从咨询顾问和数据支持切入,在重点市场设立海外代表处,协助当地保险公司完成风险定价、数字化投保系统建设和维修网络布局,为后续规模化承保打好基础。

第三,探索共保或再保机制。国内保险公司可先承担部分再保业务,把一定比例的风险和保费分回国内,由当地保险公司专注前端运营与理赔,实现风险共担、压力分散。

计划四季度启动出海,看好增长引擎作用

券商中国记者:车车科技对出海有哪些规划目标?预计出海对业务贡献如何?

张磊:在出海战略上,车车科技已明确时间表,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国际化进程。首批重点市场锁定亚太与欧洲,随后拓展至中东和拉美。

公司的核心思路是“跟随中国车企走出去”。依托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销售网络,车车科技成为它们的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一方面承接随车而来的保单需求,另一方面以技术和数据沉淀构建海外护城河。

模式上,我们计划把在国内验证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保险服务平台模式复制到海外,打造连接当地保险公司、经销商、车企和消费者的枢纽。凭借已打通的新能源车企保险服务入口,车车科技能为本地保险公司提供车险交易入口,打通投保与理赔接口,并输出基于国内真实赔付经验的定价模型,帮助当地形成承保能力。

根据我们规划,车车科技2026年海外业务以市场开拓和平台落地为主;随着首批重点市场(亚太、欧洲)落地并进入放量期,2027年海外业务有望贡献10%以上的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到2028年,若合作网络成熟,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责编:杨喻程

上版:汪云鹏

校对:李凌锋

声明:
券中社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评论
0/1000 参与评论
*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